style> #wennei .showanswer{font-size: 14px;margin-bottom: 10px} .g9{font-size: 14px;}
隐藏菜单
id_7广告位-99%*49
搜索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李清照声声慢导入语)
人阅读
id_1广告位-95%*60

《声声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内容是苏轼、李清照两位词人的名篇《声声慢》。下面我将从教情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作业等方面阐述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情学情

1. 教情

这是一堂关于宋词的复习与欣赏课。高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初中到高中过渡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宋词作品,但对整体文学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作为新一轮教材加入的宋词部分,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作的文体特征、情感表达以及艺术手法。

老师深知,如果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可能会陷入“照模式”的固有思维中,无法真正的提升鉴赏水平。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自主学习和反思。

2. 学情

高一的学生在鉴赏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两种极端心理:一种是“渴望”脱离教师程式化的说教,试图通过主动获取来获得独立思考;另一种是对传统的词作形式感到厌倦,缺乏真正的兴趣。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忽视学生的认知发展,也不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此外,高一的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可能对古典诗词的复杂情感感到迷茫,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古典诗词中的深意。


二、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具体要求: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够理解《声声慢》这首词的情感内涵,体会词作的婉约风格和情感表达,增强对宋词文体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阅读、品析、对话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2. 理解《声声慢》这首词的情感内涵;
  3. 探讨李清照词人“愁”的独特之处。

  4. 难点

  5. 学生对《声声慢》中复杂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6.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分析能力。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对话式教学法,结合情境创设法和对比阅读法,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 对话式教学法

在每一段文字的解读过程中,我设计了师生互动对话的形式。例如,在分析“山中偶听人语”这句诗时,我让学生先展开联想,然后与老师共同探索出这句话的深意。这种互动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2. 情境创设法

为了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文字内容,我设计了《声声慢》的图片引入和音乐播放,既增强了课堂氛围,又让学生有具体的感受体验。

3. 对比阅读法

通过与苏轼、辛弃疾等词人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深入解析李清照词人“愁”的独特之处。这种形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词作的意境和情感。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出主题

提问:同学们,《声声慢》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引导思考:《声声慢》不仅仅是一首词,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面临的困顿与挑战。

板书设计:

2. 阅读理解(35分钟)

  • 环节1:整体感知《声声慢》
  • 学生朗读词作,感受其婉约意境。
  •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样的词?它的文体特点是什么?”

  • 环节2:细究语言与意象

  • 逐句解析诗意,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理解。
  • 点明“愁”的本质:源于对过去的追忆和人生迷茫。

  • 环节3:对比苏轼、辛弃疾作品中的“愁”

  • 学生分组讨论:苏轼与李清照的“愁”有何不同?
  • 教师总结:“愁”在不同词人身上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其深刻的艺术魅力。”

板书设计:

3. 情感体会(20分钟)

  • 环节1:感受传统情感
  • 学生分享自己对《声声慢》中“愁”的理解。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愁”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迷茫。”

  • 环节2:品读诗词中的意象

  • 学生讨论《声声慢》中哪些意象最能传达“愁”的情感?
  • 引导学生反思:文字中的细腻描写如何帮助理解情感。

板书设计:

4. 综合提升(15分钟)

  • 环节1:总结与反思
  • 学生分享个人收获和感悟。
  • 教师总结:“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 环节2:布置作业

  • 快速阅读李清照其他作品,尝试自己分析其“愁”的情感表达。
  •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对《声声慢》教学设计的思考过程,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情况。如果需要进一步调整或补充,请随时提出!

直面“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旷世悲愁情怀

声声慢,李清照。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还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法上我希望自己能突破中学教学传统模式,提升理论教学层次。凸显方法的运用和教育,点燃学生学习宋词的熊熊之火,使学生感悟审美意象,领略古雅意蕴。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教学从“愁”入手,以“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贯穿全文,始终围绕“愁”展开教学。通过分析景物特点、作者人生经历和人生体悟三个环节的设置完成对词人“愁”的内涵的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分析词中意象为基础,逐步领悟“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旷世悲愁情怀。

具体过程如下:

1、新课导入: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还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

设计意图:用带有诗味的开场白和李清照带有“愁”的词句导入,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2、朗读训练,整体感知:

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通过录音朗读、学生齐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音乐的烘托,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

3、第一个层面的解读“愁”:

请问作者在词中重点描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具有怎样的感情色彩?(淡酒——酒力压不住心愁,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秋风——让人身体感觉寒冷;过雁——物是人非之感;黄花——或指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或摹菊花凋谢之状;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情;细雨——最契合文人失意与愁苦的自然物象)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深秋时节景物自身的悲凉,体会作者“愁”因伤秋而生。

4、第二个层面的解读“愁”:

展示李清照《金石录后续》《金石录后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等文献中的文字记载,联系背景知识,回答李清照的生活境况怎么样?她遭遇了什么样的家庭变故?作品中描写了其怎样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北宋灭亡后,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李清照的晚年十分凄苦,体会作者“愁”因伤时离散而生。

5、第三个层面的解读“愁”:

展示李清照另一首作品《夏日绝句》,思考李清照为什么写出如此豪迈的诗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句中蕴含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和晚年时期《夏日绝句》的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愁”因国破家亡而生。感悟作者柔弱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豪迈的心。

6、情感升华:

讨论:李清照的词如生命

李清照用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一生,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民族之悲、身世之感于一体,意境深远。但李清照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其“愁”之苦,更主要的是她看似“愁若烟海”实则豪情万丈,她不但有金刚怒目的勇气,更有非凡的历史洞察力,《夏日绝句》里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观,让人心生敬佩。

设计意图:这是对以上分析的延伸,希望通过对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词的不同风格和不同情感。通过对不同作品的解读,使学生明白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通过“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7、总结:

讲离愁,讲孤寂,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读着《声声慢》,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无疑是一种凄厉的美。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晚期词作中“愁”的丰富内涵。

8、板书:

悲秋之愁伤怀之愁亡国之愁

9、作业:

搜集李清照诗词中表现愁绪的作品加以赏析,以《简说李清照的愁怨》为题,写一篇探究性小论文。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各位评委、老师们,以上就是我对《声声慢》的教学设计的阐述,设计不妥之处还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简单的人生情感句子50条(简单的感情说说)

  与月有关的诗句摘抄(与月有关诗句有哪些)

  葡萄的优美句子_介绍葡萄的优美句子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 id_5广告位-99%*100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 id_2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测定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   

合同范文
总结模板
通知体会
其他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测定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