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山早行
商山(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名山,亦称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早行
晨起动征(即铃铛鸣),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亦为温庭筠所居地):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拓展阅读: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
首句表现早行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响起了车马铃铛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等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