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我是什么”的语文课教案,分为三节课:
第一课时: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 学习本课10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其中的8个词语。了解“我”是什么。
- 探讨自然界的云、水和风的变化规律,理解“变化”的本质。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 学习生字:晒太阳、漂浮、温暖、帮助、冲毁、房屋、害、灌溉、白袍、管理。
- 理解“我”是什么,自然界的变换规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 引言揭题(3分钟)
- 师: 生活中有很多变化的事物,比如天空中的云,水中的水,风在身边。那这些事物到底有什么变化呢?它们是怎么变的呢?
- 生: 你们知道吗?水不仅变小了,还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
- 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是什么”。板书课题。
2. 自读课文(15分钟)
- 师: 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比如“助”读作“zhǎng”,“灾”读作“jìng”。
- 活动: 小组比赛,看谁能背诵这些生字。
3. 讨论生字
- 师: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好。
- 例1: 晚上用“晒太阳”、“漂浮”、“温暖”来记。
- 例2: “帮助”可以想象成“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害”是“第七笔”“上下要出头”。
- 师: 回答生字中的形声部分。
4. 全课小结(5分钟)
- 师: 小朋友们,水不仅在天空中、江河里,在海洋里还跳舞、唱歌、开会呢!它们是自然界最神奇的事物。
- 生: 你又看到了哪些变化的事物?会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
板书设计
19 我是什么
探究活动
你在生活中见过过水在变吗?举个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这一部分用于教学后记)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