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音乐活动大树妈妈教案1
小班音乐活动大树妈妈教案1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音乐活动大树妈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音乐活动大树妈妈教案1
活动目标:
-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
2.复习邀请舞《找朋友》,能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舞蹈,体验参与舞蹈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模仿能力。
活动准备:
-
- 明胶片“风”、“雨”、“树”一套,录音机、磁带、电视机各一;
- 音频源转换仪
活动过程:
-
**一、开始部分
复习歌曲《好宝宝有礼貌》。(要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并且有正确的演唱姿势)
二、基本部分:欣赏曲子《大树妈妈》
-
1.通过视频转换仪,看图片,引出主题;
2.师:小朋友唱得不错,还是个有礼貌的孩子。看,小鸟也飞到小三班,飞在一棵大树枝上筑了巢,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摇起了小宝宝。哎呀,不好,刮风了、下雨了,你们猜猜小鸟怎么啦?(请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别着急,有大树妈妈在呢,树妈妈那长满枝叶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3.欣赏歌曲《大树妈妈》
(1)请幼儿边看图片、边欣赏歌曲《大树妈妈》一遍。 (2)提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些什么呢? (3)第二次欣赏曲子。 (4)提问:树木长得怎样?它为小鸟做了什么事情?
师:因为有了大树妈妈的爱护、关心,小鸟们快乐成长,所以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听上去很轻松、愉快,我们再听一遍。 (5)欣赏第三遍。提醒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
(6)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一遍。
**三、结束部分**复习邀请舞《找朋友》
-
(1)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跳邀请舞,提醒幼儿在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这一句时,能马上找到朋友,两人面对面做动作,最后打招呼“再见”时,交换位置,重新开始舞蹈。
**设计思路:
-
树是儿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课以此为题材,对儿童进行初步的立体造型练习。根据小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创设“大树妈妈”的生动情境导入新课,并以此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丰富的情感。
活动目标:
-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
1、多媒体教学光盘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多媒体
p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p教师扮大树妈妈,幼儿扮小鸟,小鸟围在大树妈妈身边做鸟飞,睡觉,刮风下雨及依偎大树妈妈的动作。 五、结伴表演。 **活动反思:
-
这个活动是基于幼儿年龄、幼儿知识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创设环境、氛围,利用多媒体让幼儿表达已知,在设置的几个环节中层层递进,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不仅运用师生互动发展幼儿,还运用生生互动,促使幼儿互相传递信息,互相感染情绪,在游戏中获得成功。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